五臺山在北緯38°50'~39°05'、東經(jīng)113°29'~113°44'之間,位于山西省東北部,屬太行山系的北端,跨忻州市五臺縣、繁峙縣、代縣、原平市、定襄縣。中心地區(qū)臺懷鎮(zhèn),距五臺縣城78公里、繁峙縣砂河鎮(zhèn)48公里、忻州市140公里、省會太原市230公里。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,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,拔地崛起,峰頂平坦如臺,故名五臺,周長約250公里,總面積2837平方公里。
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,與四川峨眉山、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并稱為四大佛教名山,素有“金五臺,銀峨眉,銅普陀,鐵九華”之稱。五臺山與尼泊爾藍(lán)毗尼花園、印度鹿野苑、菩提伽耶、拘尸那迦并稱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。并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規(guī)模宏大的寺廟建筑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。
齊白石研究會在五臺山古文殊寺
(全程由善護(hù)念安排接待)
古文殊寺住持傳喜法師和齊白石研究會到訪的書畫家合影。
古文殊寺住持傳喜法師,和書畫家見面,親切交談。
古文殊寺住持傳喜法師接受善護(hù)念館主于蓉供奉的舍利子。
書畫家在古文殊寺保留的遺址前留影,
胡正云會長供奉古文殊寺的書法作品,
胡正云和弟子于蓉,
智堂師在大殿前講解,
合十留影
大殿前留影,
善誠師在古文殊寺遺址,龍松下講解,
在千年龍松下品茶,交流。
給師父介紹《天發(fā)神讖碑》方篆書法,和齊白石研究會的重大活動。
善誠,胡正云,
智堂,胡正云,于蓉,
智堂師講解壁畫,
胡正云先生筆會創(chuàng)作中。
徐蘇臻
劉國蘊
陳忠,林勝全,
作品展示:
胡正云寫的佛,阿彌陀佛,
六字真言,六祖慧能偈語。
胡正云和于蓉向古文殊寺供奉書法作品,
在儀式后,合影
文殊菩薩七字真言,
劉國蘊畫的觀音送子
徐蘇臻畫的馬
林勝全作品
陳忠寫的回家
觀看五臺山和古文殊寺相關(guān)的短片,
玉佛
修建中的佛像,
精美的壁畫
五臺山由古老結(jié)晶巖組成,北部切割深峻,五峰聳立:東臺望海峰、西臺掛月峰、南臺錦繡峰、北臺葉斗峰、中臺翠巖峰。五峰之外稱臺外,五峰之內(nèi)稱臺內(nèi),臺內(nèi)以臺懷鎮(zhèn)為中心,其中北臺最高,海拔3061米,是五臺山乃至華北最高峰,素有“華北屋脊”之稱。五臺山自然植被以草地為主,由草甸、草原、灌叢組成,是優(yōu)良的夏季牧場。五臺北部陰谷處有終年不化的“千年雪”“萬年冰”,北臺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。臺頂全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度,7至8月最熱,分別為9.5度和8.5度,一月份最冷,平均氣溫零下18.8度。因此五臺山亦稱清涼山,是夏季避暑勝地。
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,目前臺內(nèi)外尚有寺廟47座。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中國現(xiàn)存最早的兩座木結(jié)構(gòu)建筑。顯通寺、塔院寺、菩薩頂、殊像寺、羅睺寺被列為“五臺山五大禪處”。五臺山還是當(dāng)今中國唯一兼有青廟(漢傳佛教)黃廟(藏傳佛教)的佛教道場,因此漢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處。每逢盛夏,海內(nèi)外游人香客前來游覽觀光、燒香拜佛、絡(luò)繹不絕。
掃描訪問文化藝術(shù)國際網(wǎng)官網(wǎng)
文中部分圖片視頻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
版權(quán)屬于原作者
如認(rèn)為有侵權(quán)行為,請及時聯(lián)系,待核實后予以刪除!